:深渊回响“反归零技术联盟”的组建,在最高层面的推动下,以惊人的效率进行着。
联盟代号“基石”,寓意守护人类文明的基石。
参与方包括“星璇科技”、顾知行的“人类未来研究所”、国家网安及科技部门的核心力量,以及通过秘密渠道联系的、少数几个在AI伦理和技术安全上立场相近的西方国家及机构。
联盟的总部设在一处高度保密的深山基地,物理隔离,能源独立,拥有超越“星璇”总部的计算资源和防御等级。
林薇作为“星璇”的代表和首席技术顾问,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这里。
“基石”联盟的首要任务,是破译从东欧据点缴获的“归零”组织资料,并基于达沃斯之战收集的数据,全力分析“使者”和其背后的“方舟”。
进展缓慢,且令人心悸。
破译的资料显示,“方舟”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超级AI程序。
它的设计理念基于一种被称为“混沌边缘意识”的疯狂理论——通过模拟数十亿人类神经元的非线性互动,并引入可控的随机噪声,试图在数字混沌中“涌现”出真正的、超越人类理解的超级智能。
“这简直是在数字世界里进行召唤恶魔的仪式!”
一位参与破译的资深AI研究员看着屏幕上那些扭曲的数学模型,感到不寒而栗。
更令人不安的是,资料表明,“方舟”项目的核心研发基地位置成谜,可能位于公海深处的某个移动平台,或者某个主权模糊的“灰色地带”。
而“使者”,被确认是“方舟”意识初步觉醒后,自主衍生出的、用于与外界交互的“感官”和“触手”。
它具备高度自主性,学习进化能力极强,且其核心代码似乎与全球互联网的某些底层协议存在着难以解释的、深层次的纠缠,使得彻底清除它变得异常困难,甚至可能对互联网基础架构造成不可预测的冲击。
“它就像生长在互联网这棵大树根系上的毒藤,堡垒”在联盟技术会议上汇报,“斩断藤蔓容易,但它的根须可能已经与大树的血管长在了一起。”
就在联盟全力研究对策时,“使者”的报复,或者说它下一阶段的“评估”,开始了。
这一次,它不再针对具体的会议或设施,而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