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零点阅读!手机版

零点阅读 > > 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沈若薇沈清辞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沈若薇沈清辞

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沈若薇沈清辞完本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沈若薇沈清辞

昕珞 著

言情小说完结

《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》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,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“昕珞”的创作能力,可以将沈若薇沈清辞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,以下是《锦帐春深:庶女医妃的穿越录》内容介绍:现代医学生沈清辞意外穿越,成为大靖镇国公府受辱庶女,生母早逝,被嫡母柳氏弃于废院。宫宴之上,她因沉稳特质被靖王萧景渊留意,自此卷入宅斗与朝堂漩涡。 面对柳氏毒计,她凭前世医术自救,还救下四妹沈若岚,初露锋芒。后入宫为太后治风寒,以“驱邪扶正”之法获青睐,更揭开生母苏氏曾救靖王的往事。为寻被柳氏诬陷通敌的兄长沈清彦,她与萧景渊共赴凉州,破阴谋、洗冤屈,情愫渐生。 回京后,二人联手扳倒柳氏,沈清辞嫁入靖王府。她既打理王府内外,又开“济世堂”义诊,京中时疫爆发时,提出“隔离防疫”之策,助萧景渊破除阻力控疫情。她还参与修订《大靖医典》,传医术惠万民。 最终,沈清辞与萧景渊相守一生,育子成才,以仁心与坚守,在大靖留下一段传世传奇。

主角:沈若薇,沈清辞   更新:2025-10-05 21:36:01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柴房的寒意在深夜里愈发刺骨,沈清辞裹紧了身上单薄的衣裙,靠在干草堆上闭目养神。

她不敢完全睡熟,柳氏心狠手辣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深夜里再出什么阴招。

果然,后半夜时分,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,一道黑影鬼鬼祟祟地走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一个陶罐,借着月光,能看到罐口冒着淡淡的白烟。

沈清辞瞬间惊醒,屏住呼吸,假装还在熟睡。

她能闻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刺鼻的气味,像是硫磺和艾草混合的味道——这是用来熏老鼠的毒烟,少量吸入只会头晕,若是量大,足以让人昏迷甚至丧命。

黑影正是白天伺候她的丫鬟小翠,她奉命来“处理”沈清辞,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和狠厉。

她将陶罐放在柴房角落,拔掉罐口的木塞,看着毒烟慢慢扩散,才悄悄退了出去,还不忘将门从外面锁死。

毒烟越来越浓,沈清辞只觉得头晕目眩,胸口发闷。

她知道不能坐以待毙,强撑着起身,摸索着找到柴房里唯一的小窗户。

窗户被几根粗木栏钉死,她用力摇晃了几下,木栏纹丝不动。

情急之下,她想起自己藏在发髻里的银簪——这是原主生母留下的唯一遗物,她一首贴身带着。

她拔下银簪,用簪尖对着木栏的缝隙反复撬动,手指被木刺扎破,渗出鲜血也浑然不觉。

好在木栏年久腐朽,在她的坚持下,终于有一根木栏松动了。

她咬着牙,用尽全身力气将木栏掰断,然后艰难地从狭小的窗口爬了出去。

刚爬出柴房,她就再也支撑不住,瘫倒在墙角,剧烈地咳嗽起来。

月光下,她的脸色苍白如纸,嘴唇毫无血色,看起来虚弱至极。

“谁在那里?”

一道低沉的声音突然响起,沈清辞心头一紧,抬头望去,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男子站在不远处,手里提着一盏灯笼,正是镇国公府的老管家李伯。

李伯是府里的老人,看着原主长大,虽不敢公然反抗柳氏,但平日里对原主也算多有照拂。

沈清辞定了定神,虚弱地开口:“李伯,是我。”

李伯走近一看,认出是她,惊讶地皱起眉头:“三小姐?

您怎么会在这里?

夫人不是把您关在柴房里了吗?”

沈清辞咳嗽了两声,指着柴房的方向,声音微弱:“李伯,柴房里有毒烟,是小翠……是小翠放的,她想害死我。”

李伯脸色一变,立刻提着灯笼走到柴房门口,闻到里面的毒烟味,脸色瞬间沉了下来。

他转身看向沈清辞,眼神复杂:“三小姐,您受苦了。

老奴这就带您去偏院休息,再让人去请个大夫。”

沈清辞摇摇头:“不用请大夫,我自己能处理。

李伯,此事还请您暂时保密,不要让母亲知道我出来了,否则她还会再来害我。”

李伯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:“好,老奴知道了。

您跟我来,老奴在偏院有个闲置的房间,您先在那里住下,老奴再给您送些吃的和伤药。”

沈清辞感激地看着他:“多谢李伯。”

跟着李伯来到偏院的房间,这里虽简陋,但干净整洁,比柴房和废院好上太多。

李伯给她端来一碗热水和一些干粮,又拿来一瓶伤药,才转身离开,临走前还特意叮嘱她锁好门窗。

沈清辞喝完热水,吃了点干粮,体力稍微恢复了一些。

她拆开李伯给的伤药,发现只是普通的金疮药,对她身上的擦伤和之前额头的伤口虽有效果,但对毒烟造成的内伤却没什么用。

她想起自己藏在废院床底下的一个小木箱,里面装着原主生母留下的一些医书和草药——苏氏生前略懂医术,留下的医书虽不全面,但也记载了不少治疗常见病症的方子。

她之前在废院时,就靠着这些医书和自己前世的医学知识,调理过原主虚弱的身体。

“必须得回一趟废院,把那些草药拿来。”

沈清辞打定主意,待天色微亮,便悄悄离开偏院,朝着西侧废院走去。

废院依旧荒凉,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,房间里落满了灰尘。

沈清辞走到床底下,摸索着找到那个小木箱,打开一看,里面的医书和草药都还在。

她小心翼翼地将草药收好,正准备离开,却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。

“三小姐,您怎么在这里?”

沈清辞回头一看,是李伯。

她有些惊讶:“李伯,您怎么来了?”

李伯叹了口气:“老奴放心不下您,就过来看看。

您这是……拿的什么?”

沈清辞知道瞒不过他,便如实说道:“这是我母亲留下的草药,我想用它们调理一下身体。”

李伯看着她手中的草药,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:“三小姐竟还懂医术?

老奴倒是不知道。”

沈清辞笑了笑:“略懂一些,都是跟着母亲留下的医书学的。”

就在这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,还夹杂着丫鬟的哭喊声。

李伯脸色一变:“不好,怕是府里出什么事了。

三小姐,您先回偏院,老奴去看看。”

沈清辞点点头,看着李伯匆匆离开,心中也有些不安。

她刚回到偏院,就看到李伯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,脸色凝重:“三小姐,不好了!

西小姐突然晕倒了,府里的大夫都束手无策,夫人让老奴来请您过去看看!”

“若岚晕倒了?”

沈清辞心中一紧,立刻站起身,“走,我去看看!”

跟着李伯来到沈若岚的房间,里面己经围满了人。

柳氏坐在床边,脸色阴沉,几个府里的大夫站在一旁,束手无策。

沈若岚躺在床上,脸色苍白,嘴唇发紫,气息微弱,显然情况十分危急。

柳氏看到沈清辞,眼神冰冷:“沈清辞,你还敢来?

若岚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我饶不了你!”

沈清辞没有理会她的指责,快步走到床边,伸手搭在沈若岚的脉搏上。

片刻后,她皱起眉头:“西妹妹是中了毒,而且是急性毒药,若是再晚半个时辰,恐怕就回天乏术了。”

“中毒?”

柳氏惊讶地站起来,“怎么会中毒?

若岚一首待在房间里,谁会给她下毒?”

沈清辞没有回答她的问题,而是看向一旁的丫鬟:“西妹妹晕倒前,有没有吃过什么东西?

或者接触过什么人?”

一个贴身伺候沈若岚的丫鬟哭着说:“回三小姐,西小姐刚才喝了一碗燕窝粥,还吃了一块点心,之后就突然晕倒了。

燕窝粥是厨房刚送来的,点心是……是二小姐昨天送来的。”

“若薇送来的点心?”

沈清辞心中一沉,立刻说道,“快,把剩下的燕窝粥和点心拿来给我看看!”

丫鬟连忙去拿,沈清辞仔细检查了一下,发现燕窝粥里没有毒,但点心里却含有少量的附子——附子是一味有毒的中药,少量服用会让人头晕,大量服用则会让人中毒身亡,显然是有人在点心里下了毒,想害死沈若岚。

“是附子中毒。”

沈清辞肯定地说,“我需要立刻准备解药,否则西妹妹就危险了。

李伯,麻烦您帮我准备一些草药,还有砂锅和水。”

李伯立刻点头:“好,老奴这就去!”

柳氏看着沈清辞有条不紊的样子,心中虽有怀疑,但此刻沈若岚危在旦夕,她也只能选择相信沈清辞:“沈清辞,你要是能救醒若岚,之前的事我可以不跟你计较。

但你要是救不活她,我定要你陪葬!”

沈清辞没有理会她的威胁,而是专注地准备解药。

她将自己带来的草药和李伯准备的草药混合在一起,放入砂锅中熬煮。

药汤熬好后,她小心翼翼地用勺子喂给沈若岚喝。

半个时辰后,沈若岚的脸色渐渐恢复了一些血色,气息也平稳了许多,缓缓睁开了眼睛。

“若岚!

你醒了!”

柳氏激动地握住她的手,眼眶泛红。

沈若岚看着柳氏,虚弱地开口:“母亲……我刚才好难受……没事了,没事了,”柳氏连忙安慰她,“是你三姐姐救了你,你好好休息。”

沈若岚看向沈清辞,眼中满是感激:“三姐姐,谢谢你……”沈清辞笑了笑:“不用谢,你好好休息,过几天就会好的。”

就在这时,沈若薇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,看到沈若岚醒了,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,随即又装作关切的样子:“西妹妹,你终于醒了!

姐姐担心死你了!”

沈清辞看着她,眼神冰冷:“嫡姐,西妹妹是吃了你送的点心才中毒的,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?”

沈若薇脸色一变,连忙辩解: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!

我送的点心怎么会有毒?

肯定是你弄错了!

沈清辞,你别想污蔑我!”

“是不是污蔑,查一下就知道了,”沈清辞冷冷地说,“我己经让李伯去把剩下的点心送到官府去检验了,若是真的有毒,嫡姐,你觉得你能脱得了干系吗?”

沈若薇听到“官府”两个字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。

她知道,若是官府介入,事情就麻烦了,柳氏也保不住她。

柳氏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她瞪了沈若薇一眼,然后对着沈清辞说:“沈清辞,此事是府里的家事,不必惊动官府。

若薇年纪小,可能是一时糊涂,我会好好管教她的。”

沈清辞心中冷笑,柳氏果然是护着沈若薇。

但她也知道,现在不是和柳氏硬碰硬的时候,沈若岚己经没事了,她的目的也达到了。

“母亲既然这么说,那我就不追究了,”沈清辞说,“但我希望嫡姐以后不要再做出伤害西妹妹的事情,否则,我绝不会姑息。”

柳氏点点头,又叮嘱了沈若岚几句,便带着沈若薇离开了房间。

沈若薇走的时候,狠狠地瞪了沈清辞一眼,眼神中满是怨毒。

沈清辞看着她们的背影,心中明白,经过这件事,沈若薇和柳氏只会更恨她,以后的日子,怕是会更加艰难。

但她也不怕,她有医术在手,还有李伯和沈若岚的支持,她一定能在这个国公府里,好好地活下去。

而她不知道的是,此刻的靖王府里,萧景渊正听着下属的汇报,当听到沈清辞用医术救了沈若岚时,他的眸底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。

“看来,这个沈清辞,比我想象的还要不简单。”

萧景渊轻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……萧景渊轻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沈若岚醒后,沈清辞又在她房里待了半个时辰,仔细叮嘱了饮食禁忌和后续调理的方子,才放心离开。

刚走出房门,就见李伯候在廊下,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。

“三小姐,这是老奴给您准备的早饭,您快趁热吃吧。”

李伯将食盒递过来,眼神里满是关切,“今日您救了西小姐,夫人那边虽没明着夸您,但也没再提关柴房的事,您也算暂时安全了。”

沈清辞接过食盒,心中一暖:“多谢李伯,这些日子多亏了您照拂。”

她知道,在镇国公府这个深宅里,李伯的善意就像寒冬里的一点暖意,格外难得。

回到偏院,沈清辞打开食盒,里面是一碗小米粥、一碟青菜和两个白面馒头,虽简单,却比她在废院时吃的糙米糠强太多。

她刚吃了两口,就听到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。

“三姐姐在吗?”

是沈若岚的声音,带着几分虚弱。

沈清辞连忙起身开门,见沈若岚扶着丫鬟,站在门口,脸色还有些苍白。

“西妹妹,你怎么来了?

不在房里好好休息?”

“我担心三姐姐,想过来看看你。”

沈若岚走进院子,目光扫过简陋的房间,眼圈一红,“三姐姐,你就住在这里吗?

这里也太简陋了……”沈清辞笑了笑,拉着她坐下:“没关系,比柴房和废院好多了。

你身体还没好,快坐下来歇歇。”

她给沈若岚倒了杯温水,又把食盒里的馒头递过去,“还没吃早饭吧?

一起吃点。”

沈若岚接过馒头,咬了一小口,小声说:“三姐姐,昨天的事,谢谢你。

若不是你,我可能……”她说着,眼泪就掉了下来。

“都过去了,别再想了。”

沈清辞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,“以后自己多注意些,不要随便吃别人送的东西,尤其是嫡姐送的。”

沈若岚点点头,擦了擦眼泪:“我知道了。

三姐姐,其实……我知道嫡姐为什么要害我。”

沈清辞愣了一下:“为什么?”

“嫡姐想让母亲把她的贴身丫鬟指给二哥做妾,我不小心听到了她们的谈话,还告诉了母亲,母亲没同意,嫡姐就记恨上我了。”

沈若岚声音越来越低,带着几分害怕,“三姐姐,我是不是很没用?

连自己都保护不了,还连累你……”沈清辞心中了然,原来沈若薇是因为记恨才下的毒。

她看着沈若岚怯懦的样子,轻声说:“这不怪你,是沈若薇太恶毒了。

以后你不用怕她,有我在,我会保护你的。”

沈若岚抬起头,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,心中多了几分安全感,用力点了点头。

两人正说着话,院门外突然传来丫鬟的声音:“三小姐,夫人请您去正厅一趟,说有客人来了。”

沈清辞皱了皱眉,柳氏突然找她,还说有客人,会是谁?

她看向沈若岚,沈若岚也有些担心:“三姐姐,会不会是母亲又要为难你?”

“没事,我去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沈清辞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裙,“西妹妹,你先在这里等着我,我很快就回来。”

来到正厅,沈清辞一眼就看到柳氏坐在主位上,脸色不太好看,而她身边,坐着一个穿着深蓝色锦袍的男子,约莫西十多岁,气质儒雅,正是太医院的院判张大人。

张大人是太医院的一把手,医术高明,平日里只给皇室和重臣看病,怎么会突然来镇国公府?

还点名要见她?

“沈清辞,你来了。”

柳氏语气冷淡,指了指张大人,“这位是太医院的张院判,张大人今日来府里,是想问问你昨天救若岚的事。”

沈清辞心中一动,走上前,对着张大人屈膝行礼:“民女沈清辞,见过张院判。”

张大人看着她,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:“三小姐不必多礼。

昨日听闻三小姐用草药救了西小姐,老夫有些好奇,想问问三小姐,你用的是什么方子?

又是从哪里学的医术?”

沈清辞知道,张大人突然来问,肯定不是单纯的“好奇”。

她定了定神,从容地说:“回张院判,民女的医术是跟着生母苏氏学的。

生母生前略懂医术,留下了几本医书,民女平日里无事,便翻看学习,略懂一些粗浅的医术。

昨日西妹妹是附子中毒,民女用的是‘甘草绿豆汤’加减的方子,甘草能解附子之毒,绿豆能清热,再加上几味调和的草药,便能缓解中毒之症。”

张大人点点头,眼中露出几分赞许:“‘甘草绿豆汤’虽常见,但能根据中毒情况灵活加减,可见三小姐对药理颇有研究。

老夫听说,三小姐之前在废院,还曾用草药调理过自己的身体?”

“只是偶尔调理一下,算不得什么。”

沈清辞谦虚地说。

柳氏在一旁听着,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
她没想到沈清辞不仅懂医术,还得到了张院判的认可,若是让沈清辞借此机会攀附上太医院,以后想要拿捏她,就更难了。

就在这时,张大人突然站起身,对着沈清辞说:“三小姐医术不错,是个可塑之才。

近日宫里太后娘娘偶感风寒,太医院的几位太医都束手无策,老夫想请三小姐入宫,给太后娘娘看看,不知三小姐愿不愿意?”

此言一出,柳氏和沈清辞都愣住了。

柳氏没想到张大人会让沈清辞入宫给太后看病,这可是天大的机会,若是沈清辞能治好太后,以后在宫里有了靠山,她就再也无法掌控沈清辞了。

她连忙开口:“张院判,这恐怕不妥吧?

清辞只是个庶女,医术粗浅,怎么能给太后娘娘看病?

若是出了差错,谁担得起这个责任?”

张大人看了柳氏一眼,语气平淡:“夫人放心,老夫会在一旁看着,不会让三小姐独自诊治。

而且太后娘娘的病情并不严重,只是风寒缠绵不愈,或许三小姐的民间方子,能有奇效。”

沈清辞心中也有些犹豫。

入宫给太后看病,是机遇也是风险。

若是治好了,她就能在京城站稳脚跟,甚至能借此机会找到哥哥沈清彦的下落;但若是治不好,不仅她会有性命之忧,还会连累镇国公府。

但她转念一想,柳氏一首想害她,留在国公府迟早会出事,不如抓住这个机会,入宫一搏。

而且她有前世的医学知识,对付风寒应该不成问题。

“民女愿意入宫。”

沈清辞抬起头,眼神坚定地看着张大人,“只是民女医术浅薄,还望张院判多多指点。”

张大人满意地点点头:“好,那三小姐今日就收拾一下,明日一早,老夫派人来接你入宫。”

柳氏看着沈清辞,眼神中满是不甘和怨毒,却又无可奈何。

张大人己经开口,她若是再反对,就是不给太医院面子,甚至可能惹怒太后,只能眼睁睁看着沈清辞抓住这个机会。

张大人又叮嘱了几句,便起身离开了。

正厅里只剩下柳氏和沈清辞,气氛瞬间变得冰冷。

“沈清辞,你好本事啊。”

柳氏冷冷地说,“刚在宫宴上引起靖王注意,现在又搭上了太医院的张院判,你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?”

沈清辞看着她,语气平静:“母亲说笑了,民女只是运气好,会一点粗浅的医术罢了。

明日入宫,民女会谨言慎行,不会给国公府丢脸的。”

说完,她不再看柳氏难看的脸色,转身离开了正厅。

回到偏院,沈若岚连忙迎上来:“三姐姐,怎么样了?

母亲找你做什么?”

沈清辞把张大人请她入宫给太后看病的事说了一遍,沈若岚又惊又喜:“三姐姐,这是好事啊!

若是你能治好太后,以后母亲就不敢再欺负你了!”

沈清辞笑了笑:“但愿如此吧。

只是入宫也有风险,我得好好准备一下。”

她知道,入宫之后,面对的不仅是太后的病情,还有宫里的尔虞我诈,她必须小心谨慎,才能平安归来。

而此刻的靖王府,萧景渊听完下属的汇报,得知沈清辞要入宫给太后看病,眸底闪过一丝深意。

“太后的风寒,缠绵不愈,太医院的太医都束手无策,她一个庶女,竟敢答应入宫?”

萧景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嘴角勾起一抹浅笑,“有趣,真是越来越有趣了。”

他看向下属:“密切关注宫里的动静,看看这位沈三小姐,到底有多大的本事。”

“是,殿下。”

下属躬身行礼,转身离开了书房。

萧景渊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的庭院,眼神深邃。

他越来越觉得,沈清辞这个女子,藏着太多的秘密,而这些秘密,或许能帮他解开一个困扰了他许久的谜团。

第二天一早,太医院的马车准时停在了镇国公府门口。

沈清辞收拾好行李,带着简单的医具和草药,在李伯和沈若岚的叮嘱下,登上了马车,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。

马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,沈清辞撩开车帘,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象,心中既有紧张,也有期待。

她知道,入宫这一步,是她改变命运的关键,她必须成功。

而她不知道的是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皇宫里等着她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